記者從泉州市工商部門獲悉,針對快遞物流行業目前存在的種種亂象,從即日起至10月31日,工商部門將組織開展快遞物流服務不平等格式合同條款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查處五類“霸王條款”,“加碼”整治快遞物流行業亂象,進一步規范快遞物流合同使用,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據介紹,從日常監管和前期抽查情況看,快遞物流服務格式合同存在比較普遍的不平等條款,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一是免除自身運輸合同基本義務和服務質量保障責任的,如“包裝未損壞、箱內貨物損壞概不賠償”等;二是自行限定賠償范圍和限額,免除或者部分免除自身違約侵權賠償責任的,如“未保價的,快遞物品運輸途中丟失最高按照運費的五倍賠償”等;三是任意擴大不可抗力免責范圍,或不經平等協商任意設定免責事由,如“承運車輛如在途中發生交通事故、車壞等不可抗力事件而導致推遲貨主提貨期造成的一切損失,不負一切責任”等;四是單方面限定消費者收件提貨和查詢索賠時限,如“貨物、貨款如有差錯,請在三天內查詢,超期概不負責”等;五是限定消費者依法選擇合同爭議解決方式和管轄地的權利等。
據工商部門執法人員介紹,此次整治將以轄區各類物流、快遞、貨運經營主體為對象,查處其利用格式條款服務合同實施的侵權違法行為。整治中將通過清查主體資質、提存合同文本、審查合同條款、查糾違法行為、推行示范合同等措施,規范快遞物流貨運行業企業健康發展。消費者如果遇到此類霸王條款,可以撥打12315向工商部門舉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