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陜西省委書記趙正永主持召開加快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建設座談會,他指出,要圍繞“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要求,扎實做好10件事,其中之一就是要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從駝鈴聲聲到車流滾滾,從孤煙裊裊到萬物熙熙,千年之后,陜西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再次站上了起點的位置。打造絲路新起點,加快物流業發展,陜西交通人深感重任在肩。
僅僅過了13天,陜西省交通運輸廳就召開了全省首次貨運工作會議,并出臺了《關于交通運輸推進物流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
據統計,目前陜西省道路貨運業戶超過14萬戶,先后涌現出陜西大件、寶雞康龍、咸陽林鑫等一批管理強、服務好、效益高、規模化的貨運物流企業。全省載貨汽車量突破32萬輛,大中型和廂式化車輛分別占總數的42%和16.2%。全省共有貨運站場31個,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52.4萬個,2012年完成公路貨運量10.4億噸,貨物周轉量1744.6億噸公里,占綜合貨運總量的76.4%,54.3%。
盡管物流業有力支持了陜西省經濟社會平穩快速發展,但是,在國家調整經濟結構,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尤其是在目前加快絲綢之路新起點經濟帶建設的新形勢下,陜西省貨運業發展與多樣化、專業化、高效化的物流需求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
在新出臺的《關于交通運輸推進物流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中,陜西省將首先優化物流節點設施的布局與銜接。加快建設物流樞紐,將物流園區(中心)、貨運站場、港口的規劃建設納入全省物流發展戰略,合理布局物流節點網絡。
其次,積極推進多式聯運發展。積極發展公鐵聯運、鐵水聯運、空陸聯運等組織方式,加強煤炭、礦石、糧食等重點戰略物資多式聯運體系建設。加快培育多式聯運承運人,推動貨物運輸的“無縫銜接”和“一單制”。
第三,加快發展甩掛運輸。完善甩掛站場設施建設,提升甩掛運輸信息化水平,鼓勵使用標準化甩掛車型,引導甩掛運輸企業形成聯盟,探索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的多種甩掛運輸組織模式。
第四,積極引導貨運業戶走集約化、網絡化、品牌化經營之路。通過市場引導和政策扶持等手段,在甩掛運輸、農村物流、城市配送等領域分別培育5—10家龍頭骨干企業。
第五,推進物流信息化建設。整合現有公路數據庫、公眾出行信息網、道路運輸管理信息系統、水運信息服務公共網絡及道路運輸車輛衛星定位監控系統資源,與交通運輸部實現互聯互通,力爭與民航、鐵路、工商、保險、銀行等部門實現數據交換共享。
第六,大力支持農村物流發展。推廣大荔縣農村物流以“中心、站、點”三級管理服務模式為載體、以綜合服務網絡平臺為核心,提供城鄉貨物直供式服務的試點經驗,鼓勵區域內逐步實行農村物流網點建設“四統一”(統一管理、統一制度、統一標識、統一運營)。
據悉,為了保證以上目標的實現,省交通運輸廳將從燃油稅里連續5年每年安排一定資金,重點支持運輸站場、農村物流、城市配送、甩掛運輸、多式聯運以及龍頭骨干企業和試點項目建設。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將積極爭取當地政府投入資金,協調發改、財政、國土、稅務等有關部門,充分利用物流業稅收減免、土地優先保障、專項資金扶持等優惠政策,支持物流業發展。
作為能源、果品、農副產品、科技和旅游大省,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加快建設關中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陜北能源化工基地、陜南現代中藥產業基地和渭北綠色果品基地,特色鮮明的經濟產業區勢必促進對外物資交流和貿易的大幅增長,將為陜西省交通運輸推進物流業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可以想見,交通物流必將助力陜西站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新起點上再啟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