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
|
 |
快遞業應告別“野蠻生長”
深圳市來福祥物流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4-01-15 |
“國家郵政局今年起將逐步推廣寄遞服務實名制”的消息備受關注,反映了社會對快遞業盡快彌補缺陷、規范經營行為的普遍關切。 我國快遞業近年來發展迅速,2013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完成92億件,居世界第二位。但同樣引人注目的還有行業存在的一些問題——從暴力分揀、貨品失竊,到隨后的快遞爆倉、販賣信息,再到“毒快遞”引發人死傷的悲劇。快遞行業早已滲透至百姓生活,一旦經營不規范,輕則令人財產遭受損失,重則危害群眾生命安全,其影響不可小覷。一頭是美好“錢”景,一頭是社會民生,快遞業到了告別野蠻生長的時候了。 從快遞行業本身的發展來看,也到了告別粗放、精耕細作的階段。民營快遞的主流“四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匯通、韻達),創始人都來自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相鄰的幾個村莊,從老鄉拉老鄉的草臺班子起家,依靠鄉土文化的黏性來管理和擴張。而今“四通一達”已經成為行業大佬,公司文化、治理結構以及所處市場環境,都不可同日而語。尤其是為應對去年“雙11”的貨運需要,各大快遞公司緊急征調100多架飛機,相比于公司誕生之初的草臺班子,快遞業已經長大了。長大了就要更加成熟,在解決了經營中淺層次的問題之后,科學規范管理、維護市場秩序、承擔社會責任、堅持職業操守、加強行業自律就成了整個行業亟待解決的深層次問題。 對于監管部門來說,規范快遞行業尚需多方入手,有序推進,重在落實。此前《快遞市場管理辦法》中就明確規定:經營快遞的企業應當建立并嚴格執行收寄驗收制度,加強生產安全和應急管理。遺憾的是在“毒快遞”事件中,相關規定并未落實到位。這就要求監管部門在考慮公共利益的同時,還應為快遞業提供操作性強的具體指引,并聯合相關部門通力合作、給予保障。 既要確保行業活力,又要維持市場秩序。將野蠻生長的快遞業完全納入規范的框架之中還需要一個過程。這不僅對政府、公司乃至消費者的行為提出新的要求,也需要市場給予更多耐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