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在線網報道消息:貨運是鐵路最主要的收入來源,繼2014年3月份撤銷鐵道部,成立國家鐵路局和鐵路總公司,鐵路貨運改革迎來最好的契機。
但是自2013年,受困宏觀經濟影響及鐵路自身制度制約,鐵路貨運量持續下降。而在鐵路貨運量下降的同時,全社會物流卻實現較大幅度增長。究其原因是鐵路貨運服務方面,存在著辦理手續繁雜、運輸組織與市場需求脫節、運輸收費不規范和運力分配不夠透明等問題,提升鐵路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
盡管中國鐵路總公司采取包括推出簡化受理、改革運輸、清理收費、提供“門到門”服務等一系列具體措施。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陷。一是所謂的簡化受理,讓貨主隨到隨運。但是能否隨到隨運應該是由市場供求關系、運力決定的,一旦經濟復蘇運量增大,“車皮”再次成為稀缺資源,貨主發貨難仍會出現。二是鐵路將以往花樣繁多的收費項目進行整合和簡化,避免亂收費,實行“一口價”,但其本質仍然是政府定價,與鐵路貨運改革的初衷不符,市場化方向相違背。三是鐵路總公司為大力發展“門到門”全程物流服務,將直屬的三大貨運公司——中鐵快運、中鐵集運和中鐵特貨進行重組,運力資源劃撥到各地方局。即是說鐵路提出是要實現“門到門”,是要全面參與現代物流競爭,與其他運輸形式爭搶貨源。但是以中國鐵路總公司現有的運力資源實難達到這樣的生產運作模式。
中國鐵路部門一直都沒有運價決策權,此前均是鐵路部門提出建議性運價,再依次上報發改委、國務院批示。然而筆者認為既然鐵道部撤銷,成立中國鐵路總公司,并且針對市場化改革后的諸多問題,進軍現代化物流已成為鐵路貨運破冰的關鍵所在。
一、以物流企業為主導,與其他運輸形式運輸公司合作。
將鐵路的貨場或者物流基地劃轉給物流企業,使物流企業具有經營實體。運輸組織,諸如各編組站、各車務段為物流企業服務,完成物流企業的訂單。按照營銷至上的經營理念,通過走向市場的物流企業為主導整合貨場資源成立“前店”。若想真正實現“門到門”的全程服務,鐵路部門要主動融合各方利益,譬如讓公路運輸公司、電商、快遞企業共同參與進來,鐵路運輸完成“站到站”,而“門到站”、“站到門”則可由公路運輸完成。以貨運處主管的貨場為主體,將裝卸、物流企業、快運、集裝箱等法人企業并入貨運中心,作為鐵路貨運營銷的前店。前店就是把產品賣個好價錢,考核前店的主要指標是收入和利潤;運輸組織作為服務前店的后廠,考核的指標則是優化運輸組織方式、訂單兌現率及保證安全。
二、設立鐵路物流公司,強化投資經營服務職能。
中國鐵路總公司實行貨運組織改革后,部分鐵路局的主要做法是成立貨運中心,將車務的部分的職能以及物流企業劃到貨運中心。但實際上,現在既有的貨運中心不是典型的鐵路物流企業,真正的物流企業以裝卸、倉儲、接送、代理為核心業務,貨運中心則是以貨運業務、貨運營銷、貨運收費、貨運服務、貨運安全為核心業務。筆者認為,其實可以在貨運中心內部設立鐵路物流公司,以強化裝卸、倉儲、代理、營銷等物流投資經營服務職能。一是可以將運輸主業與鐵路物流相對分開。貨運中心和各個貨運車間屬于運輸主業范圍,而鐵路物流企業的裝卸、倉儲、接送、代理、投資、經營則屬于非運輸經營范圍。運輸主業的貨運營銷、貨運業務、貨運安全、貨運收費主要是為貨主提供“站到站”全程服務,而鐵路物流企業的貨場裝卸、倉儲、接送、代理主要是為貨主“站到門”、“門到站”全程物流經營服務。二是可以強化貨場投資經營與場地倉庫改造擴建職能。由鐵路物流企業承擔鐵路貨場投資改造、更新擴建、資產折舊等職能,將裝卸、倉儲、接送和其他經營項目的利潤積累用在貨場投資、場地改造和倉儲擴建上,徹底改變由運輸主業承擔貨場投資改造職能所造成長期缺乏投入、倉庫破爛不堪、場地高低不平、嚴重影響貨物裝卸,不能滿足貨物運輸基本要求的體制弊端。
三、實現“門到門”服務,首推集裝箱運輸。
推廣集裝箱運輸是鐵路貨運融入現代化物流系統的重要條件。集裝箱運貨有簡化包裝、減少貨物損壞、裝卸效率高等優點,既可在發貨人的倉庫裝貨,運到收貨人的倉庫卸貨,中途更換車輛時也無須將貨物從箱內取出,有利于降低貨損危險性,實現多種運輸方式的接駁,實現“門到門”服務。目前中國鐵路運輸中,集裝箱運量占全路貨物發送量不足3%,還有很大提高空間。 |